新起點 新挑戰(zhàn)
廣西2021級高中新生啟用新教材

近日,自治區(qū)教育廳印發(fā)《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》指出,我區(qū)將從2021年秋季入學的高中新生起,實施新課程、使用新教材,將新課程新教材的理念、內(nèi)容和要求全面落實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7月13日至16日,2021年普通高中新教材使用自治區(qū)級培訓班在南寧開班,本次培訓對象為全區(qū)14個設區(qū)市12個學科的骨干教師,以專家說課、分組磨課、研課、現(xiàn)場展示及專家點評的方式進行。
今年9月,全區(qū)40多萬高中新生將使用新教材。新教材與現(xiàn)行教材相比,有何顯著變化?難度是否有所增加?老師和學生們將如何應對?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和教研員。
A 發(fā)展學生核心素養(yǎng)
2019年5月,人民教育出版社發(fā)布根據(jù)《普通高中課程標準(2017年版)》編寫的高中新教材,包括數(shù)學(A、B兩個版本)、英語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學、地理、體育與健康、美術、日語、俄語、信息技術等學科,是人教社歷史上第十一套高中教材。同期投入使用的思想政治、語文、歷史三科教材則是國家統(tǒng)編教材,委托人教社出版。
2019年秋季學期,北京、天津、遼寧、上海、山東、海南等6省市學校首批使用高中新教材;2020年秋季學期,江蘇、福建、廣東、河北、遼寧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重慶等9省市使用高中新教材;其它還未進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要求最遲在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使用高中新教材。
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語編輯室主任陸錫欽介紹,新教材《英語》主要有九方面的特點:落實新版英語課程標準的內(nèi)容和要求;體現(xiàn)時代特色;符合教學實際;提升思維品質(zhì);培養(yǎng)文化意識;發(fā)展學習能力;優(yōu)化布局結構;更新版式設計;重視立體配套,提供豐富資源!靶陆滩娜尕瀼攸h的教育方針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、著力發(fā)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。英語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包括語言能力、文化意識、思維品質(zhì)、學習能力四個方面!标戝a欽說道。
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是此次高中課程改革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,是指學生在學完相應學科課程之后,所應達成的正確價值觀、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。
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資深編輯包春瑩指出,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(yǎng)包括生命觀念、科學思維、科學探究、社會責任。她舉例說,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(yǎng),《生物學》課本設置了“科學家訪談”欄目,如《探究微觀生命世界的奧秘——與施一公院士一席談》《畢生追求的“禾下乘涼夢”——與袁隆平院士一席談》等共5個篇目。
“新葉伸向和煦的陽光,蚱蜢覬覦綠葉的芬芳。它們?yōu)樯娑@取能量,能量在細胞里流轉(zhuǎn)激蕩!”記者看到,在《生物學必修1》第五章首頁,配了一首小詩。包春瑩說,這增加了《生物學》教材的人文底色。
B 習慣閱讀自主探究
新教材與現(xiàn)行教材相比,難度是否增加?這是高中新生和家長最關心的話題。
廣西教育研究院語文教研員彭春華指出,新教材中,增強了整本書閱讀,如閱讀《鄉(xiāng)土中國》《紅樓夢》等,這對習慣了淺閱讀、碎片化閱讀,以及時間、精力有限的高中生無疑有很大的挑戰(zhàn)!皩W習與課文相關的拓展篇目,對閱讀能力、閱讀思考的深度提出了要求。”彭春華說,對一些習慣了做題,不一定習慣深度閱讀和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任務的學生,新教材也是一項挑戰(zhàn)。
彭春華還指出,現(xiàn)行教材偏重單篇教學,而新教材側重單元整合教學,老師們須補充學習資源,對教材進行重新處理、二度開發(fā),在教學設計上花的功夫多,對老師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針對英語學科,陸錫欽指出,新教材與現(xiàn)行教材相比,詞匯量沒有明顯的變化,但對文本的解讀、學習有更深的要求!耙訌妼ξ谋镜慕庾x能力,深度地去讀懂、讀透。”他說道。
“教材知識內(nèi)容的難度總體維持在原實驗教科書的水平上。”包春瑩告訴記者。
C 吃透教材拓展視野
使用新教材,老師和學生們將如何應對?彭春華給老師們的建議是:更新理念;守正創(chuàng)新,在繼承中創(chuàng)新;加強校本教研。
他強調(diào),培養(yǎng)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,已是大勢所趨、不可逆轉(zhuǎn)。新教材保留了現(xiàn)行教材中的許多經(jīng)典篇目,只是組成單元時放在了不同的地方,而改革是漸進式的,因此老師們不能太焦慮。面對18個任務群,學校語文教研組要加強集體備課,把問題當作課題,在研究中學習,在學習中提高。
對于即將入學的高中新生,彭春華也給出了三點建議:一是轉(zhuǎn)變觀念,改變過去靠刷題的陳舊觀念,積極投入到實踐活動中,在活動中完成任務、提升自己的素養(yǎng);二是培養(yǎng)閱讀的興趣,做到真閱讀、深閱讀;三是學會使用思維導圖、列表梳理等工具,提升使知識系統(tǒng)化、結構化的能力。
“變化總是帶來壓力!惫鹆质薪逃茖W研究所高中政治教研員莫嵐坦言。她指出,新教材提倡議題式、活動型教學法,突出開放性、思辨性,這就需要老師們深挖教材的內(nèi)涵,充分挖掘教材資源。而對學生們,她希望同學們真正把自己當作學習的主人,主動去思考、學習。
“不要讓教輔資料來左右學習,多看一些科普、科研進展方面的資料,把教材吃透,拓展視野。”包春瑩建議道。(記者 劉 琴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